咨询:为什么环线从海棠溪往上新街方向的末班车是22点55分,不是说末班车发车时间是23点吗?
回复:环线末班车(全程)发车时间为22:30,自二郎站和重庆图书馆站对发,环线末班车(半程)利用返空列车延长运营时间至23:00,外环方向末班车(全程)行驶至海棠溪站为22:55。
建议:璧山站开通后,1号线对附近小区造成了比较大的噪声干扰,能否降低列车运行速度以降低噪声?
回复:1号线于2007年2月获得国家环境保护部的环评报告批复,并按照环评要求在1号线安装声屏障。尖璧段修建时,已按设计要求安装高5米的直立微弧式声屏障。为保障1号线运营秩序,重庆轨道集团严格按照相关文件规范组织运营,若在列车降速运行,会对线路行车组织、服务质量等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列车暂时无法在该区段降速行驶。
为进一步提高该区段的声环境质量,在保障运营秩序和安全的前提下,我们尽量要求列车在进站制动和出站启动时平稳匀速行驶,最大程度地减小轨道交通列车运营时产生的噪声。
建议:嘉州路站1号出入口进站过安检比较绕,建议取消分流设施。
回复:3号线嘉州路站客流主要来源于周边住家居民、写字楼、商场及公交换乘客流,进出站客流集中在早、晚高峰时段。为保障乘客出行安全,车站分别在1、2号安检点设置疏导设施进行进站客流引导,以免在安检口处发生拥堵。
当进站客流较大时,乘客根据车站设置的疏导路径进站;当进站客流较小时,乘客从1号出入口可直接安检进站。同时,早、晚高峰时段1、2号安检点开启无包通道,方便未携带物品的乘客快速过闸进站。后期车站将继续关注现场客流情况,实时调整导流设施,为乘客出行提供便利。
建议:5号线上下班高峰期能否增加全程班次?
回复:为合理利用现有运能,保障不同区段乘客的出行需求,结合大客流出现的区段及折返线位置综合考虑,5号线开行跳磴至悦港北路、跳磴至园博中心大小交路,早晚高峰交路比例1:2,跳磴至园博中心段行车间隔约5分钟,园博中心至悦港北路段行车间隔约15分钟。
此外,5号线跳磴至园博中心段与悦港北路至园博中心段每小时实际断面客流差距较大,早晚高峰期间跳磴至园博中心段单方向每小时最大断面运能约1.84万人次,单方向每小时实际断面客流约1.49万人次;园博中心至悦港北路段单方向每小时最大断面运能约0.61万人次,单方向每小时实际断面客流约0.12万人次。根据5号线当前载客能力与客流匹配情况来看,现有运能匹配良好。
建议:建议9号线高峰期缩短发车间隔。此外,夜间前往兴科大道至花石沟段的乘客有时要等待近半小时,建议增加该段列车班次。
回复:为合理利用现有运能,保障不同区段乘客的出行需求,结合大客流出现的区段及折返线位置综合考虑,9号线开行高滩岩至花石沟、高滩岩至兴科大道大小交路,交路比例1:1,兴科大道至花石沟段早晚高峰时期行车间隔约12分钟,平峰及双休日行车间隔约15分钟。
夜间,由于晚高峰列车会陆续回库检修,兴科大道至花石沟段行车间隔略有不均,但不会出现等待30分钟的情况。此外,夜间兴科大道至花石沟单方向每小时最大断面运能约0.61万人次,单方向每小时实际最大断面客流约0.11万人次。根据当前载客能力与客流匹配情况来看,现有运能匹配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