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拥有超高的人流量,以致于很多企业商家把目标都看向地铁广告,地铁广告在当下的营销中扮演着“媒介+场景”的角色,如果没有内容化、纵深化的创意思维,地铁广告投放效果很容易打折扣。如何更有效地应用地铁空间与场景,是地铁广告能否成为爆款,从而能够脱颖而出的关键。
打造爆款地铁广告,大致分为以下3种方式:
方式1、互动型地铁引流营销
2020年世界读书日前夕,“常州地铁有声图书馆”惊艳亮相。在这列以“书香常州”命名的主题专列上,6节车厢被打造成了一座有着浓郁常州风情的”数字图书馆“,乘客扫码即可获取书籍。
主题专列共6节车厢,车厢内书籍主要分为喜马拉雅有声书和常州日报的本土资讯。书籍内容多达万册,不仅有喜马拉雅频道经典历史文化、商业财经、儿童教育等每周更新的海量云书库,也有常州日报依托本土大V号每天更新的常州新闻、常州故事、常州生活。
地铁作为一个公共空间,利用地铁站和地铁列车内的充足人群直接引流,以消费者最感兴趣的方式将其吸引,进而抓住消费者的个人情感以及群体情绪,在封闭式的场景内将品牌价值塑造并转化为一种可感知的文化或体验,是地铁广告传播不变的核心。
方式2、文案型地铁内容营销
2017年,网易云音乐把5000条走心乐评搬上地铁,用戳心的文案使得地铁成为用户内容的发布平台,利用力量强大的UGC在封闭拥挤的地铁车厢中引发用户共鸣,促进用户主动分享传播,成为营销圈的一个经典案例。
“地铁环境封闭而嘈杂,用音乐来做传播效果不一定合适,而文字却能迅速吸引人们注意力,进而扩散情绪。”地铁的内容化广告与注意力广告不同,它不是通过视觉冲击和高品质视听效果来唤起乘客注意,而是通过具有延展性的广告内容,来强化品牌与受众之间的沟通。
方式3、场景型地铁体验营销
场景体验将内容赋予场景之中,使得营销效果更为自然和真实,而地铁这一兼有封闭与户外双重属性的空间,也很适合进行场景搭建。很多具有创意的地铁营销将“实景”搬到了地铁之中,比如直接把地铁站改造成展览馆、派对现场等,让乘客在地铁封闭空间内参与实景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