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四大火炉之一的重庆,八月第一周,气温日均40℃往上,热的重庆人民直呼“遭不住了”。“哪儿凉快上哪儿呆着去”,成为了一句最真挚的祝福。上班族尚可以蹭下公司免费的空调,可对于勤俭持家的人们来说,在40多度的重庆怎么过?轨道交通站点专设“纳凉区”让大家有了好去处!
曾几何时,轨道车站里随处散落着前来蹭冷气的老年人,条件好点的,自带折叠小板凳,但大多数沿着阶梯而坐,一步一个老年人。三两人群凑在一起打牌、摆龙门阵、拉家常,聊至尽兴时甚至有人脱去鞋子“释放”味道。车站变茶馆,零星分散的避暑者们似乎包围了整个地铁站。乘客转角遇见的可能不是爱情,而是来吹空调的大爷大妈。
转移歇凉阵地。今年7月,重庆轨道集团在站厅较为宽阔的通道一侧,设置了专门用来收留重庆高温受害者的“纳凉区”。全市设有99个点,位列全国第一。蓝色隔离带围成一圈,外面树立着“纳凉区”和“文明守则”两块标牌,里面整齐摆放着凳子或椅子。部分站点配有饮水机、防温降暑物品等。
性格耿直的重庆人也从不让人失望,你敢摆我就敢坐。在一些热门的车站纳凉区,位置甚至要用抢的。坐得满满当当整整齐齐的“纳凉者”,不失为轨道车站里一道别样的风景。路过短暂停留的乘客也有了落脚点,有的在此小憩,有的等候朋友的到来。
轨道交通运营企业的便民、利民措施,合理利用闲置区域设置“纳凉区”,为群众提供了舒适环境。对之前随意平躺的纳凉群众统一到“纳凉区”乘凉,并做好相关解释工作,维护城市轨道交通良好形象。